以书为媒“品三味”延伸“人生半径”
来源:dx2020
日期:2023-04-19
点击:2646
“外物之味,越久越厌,读书之味,越陈越香”,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党员干部要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精神食粮”中细品信仰的甘甜、为民的香甜、初心的清甜,多些书香浸润,纾解“本领恐慌”,不断延长人生的半径,以更加昂扬的状态奔赴赶考路、创造新辉煌。
从党史经典中品尝信仰的“甘甜味”,砥砺“党旗所向、我必往之”的赤胆忠诚之心。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埋头苦思、奋笔疾书,甚至将母亲送来的粽子蘸着墨汁吃了,还连声说“可甜了,可甜了”,而这份甘甜,被后人称为“信仰的味道”。在党史的书卷里,一批批和陈望道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始终高擎红色旗帜,对党绝对忠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改变了中国命运、创造了中国奇迹,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百年党史“教科书”,从中品尝信仰的甘甜,在理论学习中找准“真理的味道”,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灵魂触动转化为对党忠诚的实践行动,始终沿着党的正确指引闻令而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从基层故事中品尝为民的“香甜味”,涵养“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为民服务之心。最近重读了《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这本书,感触颇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考察调研的足迹延伸至一个个小小的村落、社区以及一户户普通的家庭,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和群众说说家常事、唠唠心里话、听听真想法......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怀跃然纸上,深刻诠释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回溯过往,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正是因为有无数位“焦裕禄”“黄文秀”式的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初心,发扬“无我”精神。“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党员干部要从基层故事中品尝为民的香甜,厚植枝叶情怀,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时时挂念人民、处处关心人民、事事为了人民,用实际行动兑现“民呼我应、民盼我为”的铿锵承诺。
从诗词歌赋中品尝初心的“清甜味”,追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清正廉洁之心。翻阅苏轼的文章词赋,“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物比先腐,而后生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廉洁爱民的思想,表达出他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态度,他的一生也是这么做的。无论身处逆境顺境,他都始终恪守“房梁挂钱”的勤俭作风,在出任密州太守时还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用杞菊充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党员干部要从诗词歌赋中品尝初心的清甜,时刻绷紧思想弦,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不怀“下不为例”的侥幸,不打“仅此一次”的幌子,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要常怀敬畏之心,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行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