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交院教〔2020〕135号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 号)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9〕35号)精神,创新教学工作机制,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中心地位,结合 2020 年 8 月 5 日教学工作会议的要求与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领导重视教学
1.强化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教学质量意识。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本科教学改革发展研讨会”和“高等教育名家论坛”等形式,全面强化学校党政领导、中层干部的教学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我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我校的生命线,就业创业是我校的生存线,教学工作是我校的中心工作”理念,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2.健全教学工作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健全董事会、校务会、党委会定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研讨确定重大教学建设与改革方针政策;校长办公会议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专题会议研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事宜;学校教学委员会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由教师、学生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教学工作座谈会,听取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落实领导干部教学工作调研制度。实行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部)制度,及时了解二级学院(部)工作动态和发展需求。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每学年至少安排一次深入二级学院(部)的教学调研活动,了解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商讨解决办法。实行校领导听课、巡课制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次,其他校领导不少于6节次,教务处处级干部不少于8节次,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不少于8节次,人事处、科技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学生工作处、设备处等部门负责人不少于4节次,其它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少于2节次。各级领导听课要纳入年度工作考核。
二、教师专注教学
4.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特点,选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探索小班化、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把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纳入教师职务评聘和业绩考核体系,引导教师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鼓励教师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改革,着力打造“金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5.严格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至少独立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讲授一门专业课程(不含专题讲座、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对未经学校批准,一学年内不讲授本科生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各种评优资格,且不得聘任上一级教师职务;连续两学年无故不讲授本科生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学校不再聘任其教授、副教授岗位。
6.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按照专业建设的需要,根据学科支撑和便于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教研室,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全面发挥教研室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按照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阶段有目标的思路。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内容涉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培养培训等。
7.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教学一线教师待遇。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按教学设岗考核,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切实提高教学一线教师待遇。科学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使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业绩、成果和教学效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称、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引导、激励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大力表彰奖励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建立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表彰激励机制。
8.加大对教学项目的奖励、建设、资助力度。加大对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教学竞赛获奖教师和学科专业竞赛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加大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虚拟仿真实验、新工科实践项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大对教改立项、教材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力度,引导全体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
三、制度规范教学
9.健全教学质量分级管理责任制。加强教学质量的责任管理,校长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全校教学质量总体负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教务处处长对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质量具体负责;二级学院(部)院长(主任)作为学院(部)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全院(部)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总体负责;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对全院(部)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具体负责;各教研室主任负责对本教研室承担的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具体负责;教师个人对自己承担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质量直接负责。
10.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等原则,转变学校部门职能,明确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建立学校宏观管理、部门协调配合、二级学院实体运行的教学管理模式。
11.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按照“价值塑造、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大学文化培育工程、教学服务保障计划,建立健全相关教学制度,强化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建设和管理新形式、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既遵循高校教学管理规律,又符合学校实际、反映我校教学工作质量要求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12.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扎实抓好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规范管理。组织好领导干部听课、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考试管理、课程教材管理、毕业生数据管理等工作,推行学院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及时通报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健全学籍预警机制。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知学科、懂专业、会学习、能创新。
13.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监控有据可循。坚持学校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同行评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建立学校各级领导、同行、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强化教学过程监控。
14.推进教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完善教学教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管理信息化推动管理现代化实现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推进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力度,强化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与应用,切实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四、科研促进教学
15.建立教学科研双向促进机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科研究前沿和个人最新科研成果,传授学生正确的科研方法,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潜力。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将教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思路、创新举措,凝练提升为科研成果,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16.建立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学校倡导以重点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中心)等平台为依托,建立教师领衔、学生参与的教学科研团队,把教学内容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17.着力推进科研育人新模式。贯彻落实“专业阅读计划”和“科研规范训练”,倡导“文科生走进资料室,理科生走进实验室”的科研育人理念,强化科研与教学互动,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鼓励本科生尽早参与导师或教师的科研课题,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尽早进入科研团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营造科研育人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科研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科研育人成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五、经费保障教学
18.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按照教学运行优先、教学基本建设优先、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优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先的“四优先”原则,优先安排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日常教学经费不低于学费收入的13%,并逐年递增。设立教育教学专项经费,支持专业建设、师资引进与培养、课程与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证。支持实验室开放,提高实验材料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费的投入,保障教学运行质量。
19.加强教学经费管理。进一步明确教学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重点、使用途径、使用方式,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断改进经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
20.增强教学经费筹措能力。学校通过争取专项拨款、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和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将筹集的部分资金用于改善现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和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并确保筹资款项用于教学的经费比例持续增长。
六、管理服务教学
21.强化管理服务教学的意识。管理干部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务教学、一切服从教学”的理念,努力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加强职能部门服务教学工作考核,引导各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实行教学相关问题优先办理制度,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22.加强教学工作保障力度。持续美化教学环境,保持教学场所及周围区域的整洁、美观、有序。保障教学场所的水、电、暖供应,保障教学基本设施、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促进教学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23.构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加大教学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和展板、文化墙等方式,加大对教学动态、教学建设、教学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全校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
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
2020年12月2日